书教 打造大书法教育理念专业平台

大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
尚艺崇德 弘文焕采
2019年第一期  |  2019-05-25  |  作者:  |  浏览:1325

图片11.jpg

       为庆贺著名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九十华诞暨从教七十周年, 10 月 27 日, 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了 “ 弘文焕采——欧阳中石先生书法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

       欧阳中石先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重要的开拓者、 推动者和引领者。先生从教七十年, 从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到大学教授, 在各个阶段都取得了骄人成绩。 教书育人, 勇于探索, 影响深远。 他以极大的勇气和富有前瞻性的思考, 在高等书法教育普遍不受重视、 学科地位缺失的情况下, 从 1985 年在首师大教育系创办书法专业大专班开始, 通过上下奔走、 游说呼吁, 逐步形成了本、 硕、 博、 博士后完整的高等书法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学科发展的三十多年, 展现出我国当代书法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

       开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志宏主持, 党委书记郑萼致欢迎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 北京市副市长王宁、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先后致辞。 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先生特为本次研讨会题字。 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黄侃,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 国家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 中央文史馆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 欧阳先生的女儿、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启名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在讲话中盛赞欧阳先生作为 “德、 学、 艺” 三馨的教育家、 艺术家, 把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建设成高等院校中第一个从专科、 本科、 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对书法学科发展完善和中国文化教育全面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作为全国政协八、 九、 十、 十一届四届委员, 欧阳先生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 提交了系列关于繁荣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提案。 今天, 我们庆祝欧阳先生九十华诞及从教七十年, 就是要学习和弘扬欧阳先生的精神和品质, 学习他那种身上充盈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他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而为之奋斗的不懈精神。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在讲话中谈到, 当前书法教育走进课堂, 已经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欧阳先生作为德高望重的书法界泰斗, 却始终自谦自己只是一个 “ 教书匠”, 把教书育人作为首要工作, 心系学生成长、关注文化育人。 他德艺双馨、 尊师重教、 治学严谨、 幽默豁达的精神, 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优质资源。 她希望学校要积极搭建平台, 大力宣传弘扬老一代书法家爱国、 为民、崇德、 尚艺的精神, 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添助力。

       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在讲话中指出, 欧阳中石先生作为我国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率先建成我国完整的书法高等学历教育体系。 他从起初的小学教师到如今的博士生导师, 始终把 “教人以德” 放在首位, 教遍了我国当前学校建制的各个年级, 成就了一个教育职业的传奇。 首都师范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的第一所大学,  也是北京市与教育部“省部共建” 大学和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希望学校更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在书法教育普及、弘扬优秀书法文化上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从创新学科理念、完善培养体系、 服务基础教育等三个方面, 阐明欧阳先生构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学科的鲜明特色。 欧阳先生引领首都师大三十多年书法学科的建设历程, 也反映出我国当代书法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 欧阳先生立足书法的文化性, 强调高等书法教育需要加强和重视文化建设, 为当代书法的承传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学术支撑。 特别是欧阳先生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 一直对书协工作建言献策积极支持, 展现出重文崇德的楷模风范。  中国书法家协会也将继续引领同道遵循“书中有文、 书中有德、 书中有人、 书中有道” 的“四有精神”, 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上午的研讨会, 由首师大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解小青教授主持。 五位报告人围绕欧阳中石先生的大书法文化观、 基本教育观念、 重要理论建说、 学科建设历程等弘大主题, 展开了深入阐述。

图片12.png图片13.jpg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陈洪武报告题目为 《心灵的境界——欧阳中石先生大书法观浅析》。 他以欧阳先生书法创作实践为轴线, 从书法艺术创变应在传统体系中生发、 在宏阔文化背景中定位书法, 以及抱德修身从平和处做起等三方面对欧阳先生大书法观作出阐释。 指出 “文心” 是欧阳先生个性书法语言的灵魂, 对书法艺术在中华精神与文化根脉上生成的强调, 与其书法世界相成相生。 以逻辑学和传统文化作为学术支点, 通过长期的艺术修养, 架起了艺术通向心灵的桥梁。 欧阳先生不仅是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也是当代书法创作领域的一面旗帜, 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专业人才, 为新时期以来的高等书法教育事业和当代书法的文化建设做出杰出贡献。

      中央党校 ( 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周文彰的报告题目为 《欧阳中石先生四句教所承载的书法教育理念》。 他强调欧阳先生提出的“ 作字行文, 文以载道, 书以焕采, 切时如需”, 是其几十年书法实践的提炼概括, 也是其书法教育理念的凝练表达。 指出其中核心理念是 “ 载道”, 准则是 “切时”, “书” 则是 “行文” 的工具和 “焕采” 的手段。 这四句话实际上回答四个问题, 即为什么书写? 书写什么? 书写的价值追求是什么以及书写怎么样来顺应时代要求? 这些都是关乎书法教育的重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董琨的报告题目为 《欧阳中石先生的书法文化观》。 将欧阳先生书法文化观总结为四个特点: 强调以汉字为书法之基础、 重视书法的社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重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强调“ 学” 和 “ 创” 的结合。 针对主张 “ 多练” 、 多“用功” 等书法学习中存在的认识误区, 阐明欧阳先生的独特主张, 对于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而言, 具有切中肯綮的指引意义。

原国家副总督学、 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振有的报告题目为 《筚路蓝缕 功莫大焉——论欧阳中石先生对当代书法教育事业的贡献》。 从学科建设的拓荒牛、 书法教育的引领者、 书法文化的擎旗人等三方面展开, 阐明欧阳先生作为著名书法家、 书法理论家和书法教育家, 在当代中国书法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和非凡影响。 书法学作为一门新学科, 其理论建设、 教材建设以及学科队伍建设等还需进一步完善, 欧阳先生的开创性工作为书法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清华大学教授、 原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的报告题目为 《多元文化的对话与和融——读欧阳中石先生 “文化的全人类性” 有感》。 通过对欧阳先生 “文化就是人化, 就是人类化” “ 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核心要求” 等观点的解读, 阐述了多元文化时代 “和融” 的积极作用以及对保护文化遗产等现实问题的展望与思考。

      上午的五场报告, 既有宏观视野, 又有微观解读, 各有侧重, 浑然一体, 多维度阐释了欧阳先生书法教育思想的内涵与影响。

      下午的研讨会, 分别由书法院叶培贵教授、何学森教授主持, 13 位专家进行了主题发言。 卜希旸、 张同印、 石彦伦等老师在与欧阳先生共事多年的实践中, 阐幽发微, 给人以启迪。 杨炳延、宋民、 董雁等结合自己的受学经历, 与大家分享了总结与思考, 特别是薛夫彬、 张以国、 贺寅秋等还带来了自己早期学习书法时欧阳先生留下的珍贵墨迹, 使大家有一份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大饱眼福。 骆芃芃、 刘石、 李洪智、 李逸峰等也分享了自己对欧阳先生学术思想的感悟和近期研究的新课题, 拓展了研讨会的维度。

       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 秘书长郑晓华对大会做了总结发言, 他指出, 这是一个大信息量、 高含金量的学术盛会, 也是一个伴随情感交流的学术、 思想发现之旅。 在不同年龄、 不同经历、 不同视角、 不同感悟的不同表述中, 欧阳先生的学术思想轮廓、 脉络逐渐清晰, 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 他还讲到, 高等书法教育历史地、整体地改变了书法学科、 书法行业的生态。 首都师范大学是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 “旗舰”, 欧阳先生是领航人。 前辈给我们开拓的路, 我们要更好地走下去。

来自海内外 40 余所高校的教师代表、 专业领域同仁、 欧阳先生的学生代表等近 300 人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论文汇辑为 《弘文焕采——欧阳中石先生书法教育思想研究文集》, 已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片14.jpg





上一页:名 家 · 张 华 庆

下一页: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