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教 打造大书法教育理念专业平台

大家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大家
欧阳中石先生书学理念研究
2019年第一期  |  2019-05-25  |  作者:  |  浏览:1134

 

       欧阳中石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和书法教育大家, 投身书法教育事业长达 70 年之久, 为我国书法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性的贡献。 先生学识渊博, 治学严谨, 一贯重视 “ 文化” 思考, 并在哲学、 逻辑、 艺术、 教育等学科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先生是站在哲学思辨和文化探幽的平台上, 高屋建瓴地对书学事业进行理念建构和实践探寻的, 书学思想中饱含着其对天地物性和人心世情的感受和思索, 可谓是博大精深, 体系完备。 能够拜先生门下, 追随先生近 20 年之久, 聆听其教诲, 感知其慧心, 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本文撷取逻辑与美学、 系统与层次、 书艺与文化、 学习与创新、 穷境与通达等五组概念, 对欧阳先生的书学理念进行阐释。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 难免会出现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的情况,希望方家能够对此文不吝赐教。

图片5.png

       一、 关于逻辑与美学

       先生在大学本科时候是学逻辑学专业的, 这为先生之后的书学探索首先提供了哲学上的支持, 先生在书法创作中尤为注重逻辑思考。 此外书法创作中也有属于自身学术体系的规律性, 我们从事书法创作过程久了,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 自然摸索出一定的规律性。 那么规律在我们的创作中总是重复地出现, 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程式。 逻辑和程式都属于科学的范畴, 我们关注科学的思维同时还应考虑到艺术的灵感。 先生曾讲到: “我常说, 搞艺术一定要有科学的思维, 搞科学也需要艺术的灵感。 彼此互相融通、 涵盖、交织在一起, 一定会相得益彰。” 先生在此处详细说明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也就是说程式逻辑和美学艺术是不可分离的。 那么书学中的美学更关心的是什么呢? 是灵感和美感。 我们从事书法创作, 重要的内容是让书法作品给人以美的感受, 让人觉得作品写得漂亮, 有审美价值。 而如何把书法作品创作得更美呢? 便需要我们的灵感。 而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需要艺术家对生活的体会和对文化情怀的追求。

      书学家从事书学创作的活动应做到自身理性和感性的结合。 所谓理性, 就是指学会客观存在的书法创作逻辑, 要有条理, 有系统, 有层次; 还要掌握书法创作中约定俗成的客观规律和程式范式, 要井井有条, 为广大书学同行所认可。 所谓感性, 就涉及到具体书学家个人主观的思考和感悟, 每位书学家都有自己对书法艺术独到美感的追求和向往, 在从事书法创作中发挥自己独到的智慧和灵感。 所以, 书学家的艺术创作要符合科学思维, 适应社会大众, 满足群体性的审美需求和获得文化认可。 在这个基础上, 又要谋求创新, 精益求精, 不断向书法作品注入自己的艺术感悟和文化思考。 并且两者应当相互促进, 相互协调, 追求和谐。 唯有这样, 才会为我国书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二、 关于系统与层次

       先生曾言: “这些年我在教书上、 工作中都非常重视系统和层次的问题…… 一切问题, 它涉及的系统是什么, 系统与系统之间应当怎么分别和融通。 …… 在这个系统之中, 层次要摆好。 层次与层次相对应, 决不能乱了系统、 乱了层次。” 对于书学事业的发展, 我们弄清楚其中的系统和层次很重要。 书学专业的具体发展自然要划分为不同的系统, 篆书、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五大书体各成体系, 各有千秋, 都属于不同的系统。 五大书体的具体创作决不可混为一谈, 否则便会出错。 五大书体的具体书法创作, 便需要我们找到各个书体之间的边界, 不要越线。 系统固然需要分别, 彼此不能越线, 但是还需要融通。 五大书体系统的内容部分总是有些可以融合, 可供彼此学习借鉴的地方。 行草书法形式的出现便是鲜明一例。 唐代张怀瓘 《六体书论》 道: “ 子敬(王献之) 不能纯一, 或行草杂糅, 便者则为神会之间, 其锋不可当也。” 这是张怀瓘对王献之行草书法的衷心赞美。 由此可知, 王献之做到了行书和草书系统内容间的有机融通, 又进行了书法创新, 成为了我国的历史上一位书法名家。 可见书学各大系统间的融通交流对书学事业的向前发展尤为重要。

       我们不仅要关注大的系统,  同时还应理系统内的层次关系问题。 先生曾言: “我觉得我把一切事情系统, …… 大类理清了, 由此再一步步分出层次来, 有绝对的好处, 在人们做学问上有绝对的好处。” 书法家在书学领域内的创作活动具体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 自己在哪一层次, 哪一点上。 明确了层次位置之后, 根据自身的才能和学问特长, 有的放矢地在自身位置上贡献自己的才华。 大家各司其位, 遵循秩序, 互相和谐, 交流借鉴, 这样我们的书教事业才能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有机整体向前发展下去。 这是对书法家主体而言的。 同理, 书法创作内容的客体依然适用这个道理。 书法创作活动离不开演绎和归纳两大思路。 “所谓演绎是从原则到具体, 归纳是从具体到原则。” 具体的书法创作离不开大方向原则的指导和具体细节的推敲和创作实践。 原则和具体之间是存在着距离的, 如何达到两者之间的协调, 圆满完成作品, 这便需要书法家对层次的有机调控, 让层次把这些关系都理顺、 理清, 方可成功。 综上而言, 在书法家的修养文化中, 系统和层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6.png图片10.jpg

       三、 关于书艺与文化

       先生在其 70 年的书法教学中, 不断摸索、 思考书法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最后, 先生理清了思路。 “我们要把 ‘书’ 的问题依托在文化上面, 因为我们深切地认识到, ‘书’ 也是文化的结晶, 它的真正功用是在文化上。” 先生又将这一思路继续凝练, 提出了 “作字行文, 文以载道, 以书焕彩, 赋以生机。” 这十六字方针完美地阐明了书学表现上的艺术形式和蕴含着的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 书法家从事书学事业, 会写字、 治印, 掌握好客观的书法艺术形式很重要, 这是我们成为书学家的基本功底。 但是我们如果只掌握了这些形式, 而不管其背后的文化内容和精神情怀, 就会犯 “形式主义” 的谬误。 我们若想推动自己的创作更上一层楼, 向前发展, 必须要从我国悠久绵远的汉字优秀传统文化中去汲取养分。 这便需要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和对社会生活的情怀思索。 书学创作过程就要将我们的文化感悟和时代情怀贯穿于其中, 要做到 “文以载道”。 先生曾言: “字的功能是要 ‘载道’, 表达一定的意义, 为生活需要服务, 为我们的社会服务, 让人们在看了书写的内容之后, 启发思考, 获得教益。” 我们要看清书学事业不只是一门单纯的高校学科专业、 一份学术, 它更应是社会文化事业。 它是我们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汉字这一文化载体表现出来。 书学事业是要为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服务的, 以此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来助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建设文化强国。

       此外, 先生的 “十六字方针”, 使我不由得联想起了唐代韩愈、 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 虽然涉及的是文学学科, 但其背后所蕴藏的哲学思想, 同样可为书学学科所借鉴。 当时唐代文坛中仍然盛行着自魏晋传承近六百年之久的骈体文, 大部分文学作品已经完全走向了 “形式主义”, 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实际内容。 当时文学的发展已经到达了瓶颈期, 难以继续前进。 韩愈一面继承先秦两汉优秀散文传统, 一面力倡 “道统” 哲学思维, 把自己的哲学思索和优秀传统文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发起了古文运动, 并深刻地影响了唐宋文坛风气, 贡献卓著。 因此韩愈被苏轼誉为 “ 文起八代之衰, 而道济天下之溺。” 这对书法学科的建设而言, 尤为启发。 书学事业要尽量减轻形式对我们的束缚和限制, 否则总按一定程式来走, 难免作品会变得雷同、 相似, 不利于书学的长远发展。书学事业 “ 需要我们启动思考, 把人生的道理、哲学的思想、 世界观, 自己努力的方向都融会起来, 把自己的情趣、 追求都容纳进来, 用各种恰当的题材展示我们的思考。” 这就是先生所言的“作字行文、 文以载道。”

       四、 关于学习与创新

      先生对学习的理解和一般大众对学习的理解有所不同, 先生对学习的理解饱含着逻辑思辨的认识。 一般而言, 我们会认为学习就是学具体的学科知识。 在先生的观念里, 学习应当学明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先生曾言: “‘学’ 则是把人家已经公认为成功的东西拿到自己手中来, 不必自己去摸索…… 专拣好的拿, 这是多么 ‘ 合算’ 的事!” 因此, 在学习上, 老师做的应当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的传授, 学生做的应当是 “ 取法乎上” 的接受。 在书法课程之中, 师生双方如此而为, 就会取得实效的成就。 所以先生讲道: “这样, 第一 ‘炼’ 好了你的眼睛; 第二 ‘炼’ 好了你的手, 看得既准, 看到了就能写得出, 你的书写能力就了不起了。” 学和练是相结合的。 在书法教学中, 我们更应强调学习高效方法, 进行理论思考的重要性, 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 这样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我们忽视方法, 只顾埋头苦练, 盲目勤劳, 那么我们的书法水平只会一直停留在表层上面, 难以进入艺术殿堂。 因此, 学不要求全、 求大, 应当求精、 求深。

      学习遵循 “ 先精而后深” 的规律, 不仅会推动我们创作水平的快速提高, 还会帮助我们在必要之时懂得了创新。 “ 当我们 ‘ 学’ 得到位了, ‘创’ 的东西大约是水到渠成、 自然而然的。” 书学大家在从事创作时, 已经是成竹在胸, 只待动笔发挥了。 胸中所藏的是什么? 是作品的创作理念与建构模型。 一般而言, 这是自身多年学习实践而摸索出来的客观规律。 书学家不断探索使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好的方法和规律, 总有一天会豁然开朗, 发掘出新的东西, 实现理论创新, 为自己的书法生命增添生机和活力。 因此, 客观规律是我们学会学习和学会创新之间的重要载体和交流通道。

      用 《庄子·养生主》 的一段话, 来表述书法的学习和创新。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 我们从事书法创作, 应当大力倡导学习庖丁解牛的精神。 要做到纸上无字, 而心中有字, 并时刻对心中所创之字进行雕琢、 探索和创新。 也即为书法创作要做到 “ 静处体悟, 事上磨炼。” 唯有如此, 我们的创作才会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 帮助我们在书学艺术的圣殿里面不断成长和前进。

图片8.jpg图片9.jpg

        五、 关于 “穷境” 与 “通达”

        古书 《周易·系辞下》 言: “ 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久。” 古圣先贤告诉我们遇到困境要学会变化, 才能实现通达走向长远。 具体应用到书学领域应该如何变化呢? 先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 包括我们正在讨论的‘穷’ 与 ‘通’, 从不同角度看, 着眼点不同, 就会有不同的理解。 着眼点很重要, 我们看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是在立足自己的位置, 还是人群的位置。” 书法创作不单单是书法家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精神追求, 更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服务事业。如果个体只是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囿于固有思维、 师心自用的话, 很难确保创作在步入一定阶段后, 不会路子越来越窄, 封闭自身, 进入创作的瓶颈困境。 创作应在自身学术探索的基础上, 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 接受同行的建议和指正。另外更重要的方面, 创作要立足于社会文化实践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化财富的创作者。

书法创作, 要本着服务社会大众的文化需要为出发点, 从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攫取养分和灵感。 所以当创作面临了瓶颈的困境后, 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 放眼观看广大的书学领域系统, 在里面找准自己的层次; 换一种视角, 更多地关心一下社会和生活, 在里面找好自己的位置。 这样, 我们的书法艺术思路就会拓宽, 帮助我们在书法艺术生涯里面继续前进, 走得更远。

       书法艺术的发展前景是广大而光明的, 但道路也一定是曲折的, 其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应当认识到穷境是暂时的, 调整好心态, 眼光放长远, 多留心生活实际, 立足于大众, 这样书法创造就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实现书学发展的通达长久。 最后, 正如先生所言: “顺理通玄知大体, 循情抱德会天机。” 书学创作, 艺术形态背后蕴含的是哲学思辨、 文化担当和人文情怀。 我们从事书学事业也应做到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唯有如此, 方为大家。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