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教 打造大书法教育理念专业平台

名师风范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风范
教学随笔四则
2019年第一期  |  2019-05-25  |  作者:  |  浏览:4097

图片15.jpg

       一、 师生难免相似

       历来学书法而有成的, 都走了一条入古而出新的道路。 追摹古代经典而不是步趋当代书家, 几乎成为书界的共识。 好的书法教师其实并不赞成学生摹仿自己的字, 而总是希望学生逼近古帖, 进而写出自己的风格。 唐代书家李邕曾说 “ 似我者俗, 学我者死”, 自是肺腑之言。

       一些当代的书法作品, 一望而知作者是哪个老师门下的, 因为这些作品深深地打上了老师的烙印。 很久以前, 我便从心底质疑: “这样的教学是合理的吗?”

       后来, 我也进入大学的书法专业任教。 年长日久, 我对书法教学从陌生变得熟悉。 有一天,我拿着一名硕士研究生的作品给朋友看, 并颇为得意地说: “ 怎么样, 写得不错吧? ” 朋友说: “太像你的字了。” 他的话让我陡然一惊, 如冷水浇背, 我似乎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让我不解的是, 我从来没有鼓励学生学我的字。 更为不解的是, 学生像我的字, 我居然长时间没有觉察。 通过反思, 我对这种现象有了更多的理解。相信大多数老师并不鼓励学生学自己的字, 可是如果学生的字像自己, 也确实很难及时地指出, 因为老师对自己的风格并不是那么敏感的。 一个书法家能够清晰地分辨苏、 黄、 米、 蔡的不同, 甚至能够清晰地分辨米芾、 米友仁父子的不同, 但是对于自己的风格和古人有何种不同, 往往不甚了然。 吴冠中先生说: “风格是作者的背影”, 确然如此。 既然这样, 学生的作品里有了老师风格的基因, 老师不仅难以指出, 而且还常常报以赞赏的态度呢, 因为在他眼里, 如此方能更好地逼近古人。学生也往往不是有意地摹仿老师的字, 但在耳濡目染之下, 便容易不知不觉地向老师的风格靠近。 老师指点学生, 主要通过言说和示范。 言说是为了启发学生理解范本, 但是也容易让学生囿于老师的理解结构。 示范以直观的方

式引导学生把握技法, 但是也容易让学生受到教师艺术个性的影响。亲身经历, 方知甘苦。 从师而不为所囿, 诚属不易!

图片16.jpg

 

        二、 言说和示范是双刃剑

        练字的人都喜欢找人指点, 若能得名家点评, 甚至亲手示范, 则会倍感荣幸。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师者的言说和示范都是双刃剑, 它们会帮你斩断路上的荆棘, 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它们, 也会不小心伤到自己。

        当 《兰亭序》 在你面前的时候, 它是一个混沌而完整的对象。 你可能对它的种种奥妙并不了然, 这时, 你很期待有人对它有所言说, 这样就可以循着语言的踪迹去接近它。 一位师者开口了:  “ 你看里面的二十几个‘之’ 字, 每一个都不一样。” 你因此对 《兰亭序》 的妙处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有一位师者开口了: “它是一件唐人的摹本, 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 于是, 你更多地了解了它的属性。 在你因获得新知而欣欣然的时候, 是否注意到, 任何言说都只能揭示事物的一方面。 就像一束光照在球形之上, 某一处变亮了, 背光之处的阴影也就同时形成了。

       示范也是如此。 一位师者拿起笔来临摹 《兰亭序》, 他的技巧让你钦佩, 于是, 你仿效他执笔的姿势、 运笔的动作, 也能临得有模有样。 你可能没有发现, 你笔下的 《兰亭序》, 非常接近那位师者所临 《兰亭序》 的样子。 师者所临 《兰亭序》 与 《兰亭序》 本身毕竟是两回事。 接近 《兰亭序》 的方式有无数种, 你如果接受了那位师者的方式, 也就等于放弃了所有其他的方式。

       我见过太多的学书者, 临帖不可谓不勤, 但下笔便是当代名家的风气。 临帖千百遍, 只不过是将当代名家的道路重复了千百遍而已。

       既然如此, 是不是应当闭门面对古帖, 对他人的言说和示范不闻不见呢? 躲避毕竟不是办法, 何况风气囿 草书条幅 邓宝剑人, 又有何处可躲? 我又曾见学书者, 谈起当代名家茫然无所知, 但笔下尽是时风。

       其实, 一把剑究竟是披荆斩棘, 还是误伤自身, 全在持剑者自己。 直面范本与了解他人, 本可相互帮助。 他人的一束光照亮范本的某一处, 也将有待照亮的昏暗之处留给我们。 心期于范本的浑全之境, 最终, 我们自身也会变成一束光。

        三、 习字的 “弯路”

       人们学习书法, 生怕走了弯路。 一旦有些经验, 看到别人下笔, 也常常扼腕叹息。 我在网上见到一位少年笔性极佳, 可是习气颇重, 便不禁想对他当头棒喝, 以期引入正路。

       不过, 弯路也并非那么可怕。 而且, 路子弯不弯, 也不那么绝对。

       回忆自己学书法的历程, 曾多次产生 “ 今是而昨非” 之感, 痛感从前走了弯路, 而现在入了正轨。 比如, 我十几岁的时候开始迷恋书法, 但只是喜欢读帖, 临帖则浅尝辄止, 大量的时间用于“创作”。 多年以后, 我开始认真地临帖, 尝到了事半功倍的滋味, 于是长叹自己很久走在弯路上。 再如, 我用两年时间临习黄庭坚的草书, 后来开始学习晋唐时期的草书, 竟然觉得学黄徒费年月。

        然而现在, 我越来越能接受过去的自己。 我大量创作而少临帖, 固然乏于古法, 但毕竟熟悉了毛笔、 宣纸的性能, 锻炼了自己在读帖和创作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 而且, 这段经历让我越发珍视临帖的价值。我虽然转而师法晋唐草书, 但是对黄庭坚的学习让我更能看到晋唐草书的特点。 而且, 在不经意之间, 黄庭坚草书的某些技法也会重返笔下, 带来特殊的趣味。

        经过弯路, 或许能更好地找到正路。 远远看去, 弯路和正路是连在一起的, 甚至, 弯路本身就是正路的一部分。

        路最终是自己走出来的, 辨路的能力比一时走上正路还重要。 如果在每个路口都要依赖别人, 我们最终可能会成为路痴。 看见学生走上弯路, 一个好的老师不会坐视不理, 也不会喋喋不休, 他会巧妙地把握指点的时机与分寸。

图片17.jpg


       儒家之道, 在 “ 执两” 而 “ 用中”, 亦即在“过” 与 “不及” 之间求取那理想的 “中”。 我们都难以避免身处 “过” 与 “不及”, 然而从积极处看, 这 “过” 与 “不及” 可以成为我们致取 “中” 道的资粮。 学书的弯路与正路, 道理亦如此吧。 再套用一句佛门的话, “迷则为弯路, 觉则为阶梯”。

       四、 习字的 “瓶颈”

       一位朋友学习智永楷书 《千字文》, 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字给我看。 我很为她高兴, 因为每次都看到明显的进步。 可她苦恼地说: “我写字遇到了瓶颈, 只是在原地踏步, 很难有进展。” 我建议她不要仅仅拿自己的字和智永相比, 也可以拿现在的字和一个月前比一比。 她说自己从不留存以前写的字, 以后留心一下。 下次见面的时候, 她高兴地告诉我, 原来自己一直在进步!

      除了和自己从前的字相比, 还有另外的办法来检验自己是否有进步。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 比起从前, 自己眼里的字帖是不是更加丰富、 更加亲切、 更加吸引人了? 如果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 就说明自己在不断地成长。 我们小时候, 大概很少注意到自己在不断长高。 我只有两次意识到了, 一次是头一回踮起脚尖够到了家里的门铃, 另一次是多年后回到自己的小学, 觉得操场简直缩小了十倍。 是眼前的事物提醒了我自身的改变。

如果自己的字长期没有变化, 面对字帖也不再感到新鲜与向往, 而只是把练字当作任务来完成, 我们就可能遇到了真正的瓶颈。 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需要有所改变。

       有两种途径不妨考虑, 一是换帖, 二是检视自己的书写方法。

       我们有可能在字帖 A 里学得 X, 在字帖 B 里学得 Y, 回头看去, 原来字帖 A 里也有 Y, 字帖 B里也有 X。 这就是换帖带给我们的收获。检视自己的书写方法尤为重要。 有一段时间, 我的楷书进步很缓慢, 我也看不到自己的字有什么明显的不足。 有一天, 我拿自己写的欧体给一位好友看, 他坦率地对我说: “ 你的字太正了, 欧阳询的竖画往往不是垂直的, 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度, 你没有注意到。” 朋友帮我仔细地推敲字帖, 我一下子看到了帖中的奥妙, 也看到了自己的问题, 因而楷书日进。 检视自己的问题很难, 能有师友指出, 真的无比幸运。 如果无此机缘, 就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苦于不能达到目标不是瓶颈, 困于惯性而不自知才是瓶颈。

图片18.jpg


上一页:推动 “三化” 建设 强化基层基础

下一页:没有了